呼喚剛性制度規范未成年人網絡直播
http://www.www.rl518.com2019年03月18日 09:38教育裝備網
在網絡、自媒體等構建的全媒體環境中,未成年人熱衷于參與包括網游、視頻、購物、娛樂尤其是當下比較火爆的網絡直播、快閃等活動,已是不爭的事實。全國青聯在今年全國兩會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在網絡直播環境中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提案”,建議國家網信部門、文化市場管理部門盡快制定規范措施,治理網絡直播行業亂象,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一些新媒體平臺甚至針對未成年人好奇各種“新鮮事”的心理,利用新媒體的“視圖效應”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參與其中從而牟利。實際上,此種現象早就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有些網絡行業自行組織制定的相關規范之前也發布過。2016年4月,北京市網絡文化協會攜同20余家從事網絡直播的主要企業共同發布《北京網絡直播行業自律公約》,內容涉及主播的實名認證及培訓與引導、直播房間添加水印、直播內容存儲不少于15天、違規主播名單通報機制、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等自律要求,其中明確規定不為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主播注冊通道。
但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4.25億,其中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網民中經常觀看直播的比例分別達到6.4%、18.3%和20.5%?梢,未成年人參與觀看網絡直播的人數相當之多,而一些直播平臺頻繁出現不宜未成年人觀看的內容,未成年人隱私權遭到侵犯和不理性打賞造成經濟損失等方面的問題也時有出現,影響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在全媒體環境中,每個社會人都有使用網絡的權利,每種媒介類型都有傳播各種表現形式的權利,但站在社會管理的角度,相應的監管和制度規范也是理性社會和健康社會所必需,這符合人類健康發展需要。因此,對于未成年人參與網絡直播等活動,相關部門要依法出臺相關政策、完善監管機制,加強執法力度,制定未成年人參與網絡直播的準入制度。對于那些低俗媚俗乃至于色情、暴力以及經濟欺詐等行為,必須依法懲處;對于那些急功近利想成名、想獲得高額利益的行為,也要通過相關制度措施進行制止。
對成年人利用網絡直播發布不良內容以及存在的不法行為,更要嚴加規范和嚴厲打擊,在這方面必須建立“一票否決”制度。眾所周知,網絡直播的規范管理關乎社會公眾的切身利益,也關乎網絡直播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唯有更加剛性、系統地管理,才是推動新興文化產業逐漸走向規范、有序、蓬勃發展的不二之路。
當然,對于一些有積極意義、宣傳正能量的網絡直播,也應加大正面引導力度和宣傳力度!懊襟w也是學!,無論是網絡還是新媒體,都應該是未成年人可以正確使用和獲得信息的有效資源平臺,有效合理合規地利用“任何一種媒介”對未成年人進行健康成長教育,是新時代的有效教育模式之一。
網絡是把雙刃劍,如何把這個工具利用好,讓其發揮促進未成年人成長的積極作用,是教育工作者們必須思考的問題。當務之急是建立家長、學校、社會、制度協同發力的聯防機制,尤其是在家庭和學校開展針對未成年人的媒介安全教育。條件成熟的學校不妨將其納入課程體系中,畢竟未成年人及其家長的媒介素養提升了,未成年人參與網絡直播或受其不良影響的現象就有望減少。
(作者系渤海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