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以鋼琴演奏為媒深化高校美育工作
http://www.www.rl518.com2025年06月26日 09:59教育裝備網
強化高校美育的育人功能,全面實施美育浸潤行動,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啟智潤心、鑄魂育人成效,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培養學生審美素養、激發學生創新創造活力的有效方式。鋼琴演奏教學具有藝術美、人文美、情感美等多重美育價值,在陶冶情操、振奮精神、提升藝術修養等方面發揮著顯著作用。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始終堅持“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以人為本,質量至上”的辦學理念,以培養“高素質、重實踐、多元化”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扎實推進美育高質量發展和提升服務地方文化水平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以鋼琴演奏為媒,聚焦音樂藝術對于學生人格塑造和價值引領的作用,讓學生在鋼琴演奏教學中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
聚焦人文美
開闊學生國際視野
鋼琴藝術創作是一種美學呈現方式,有助于抒發民族情懷,領略歷史文化,深入挖掘鋼琴作品中蘊含的人文內涵、文化底蘊,并將其作為中外文化溝通的重要橋梁,有助于拓寬學生國際視野并提升其人文素養。一是明確鋼琴演奏教學目標。學院將美育滲透到鋼琴演奏教學的方方面面,制定鋼琴演奏教學與美育雙重目標,在提升學生鋼琴演奏知識、演奏技能的同時,注重學生審美素養、文化自信及文化認同感的培育,通過鋼琴演奏者嫻熟的技能和音樂表現力,把作品美的內容加以潤色,促使學生感悟其中的文化魅力,進而豐富鋼琴演奏的內涵與外延。二是創新鋼琴演奏內容與形式。學院將中外文化對比融入到鋼琴演奏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外文化的差異性,促使學生多角度分析中外音樂文化的風格特性,增強學生的跨文化能力,鼓勵學生以國際化視野鑒賞中外音樂經典,通過協同主辦優秀教師音樂會,讓學生更加精準地把握鋼琴演奏的要點、結構、內涵和情感表達,更加深入地了解多元文化下的鋼琴音樂史。三是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院鋼琴演奏教學注重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同時以鋼琴演奏為載體,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著重將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和發展歷史融入鋼琴教學中,由學院陳再峰教授主導編寫的《中國鋼琴音樂博覽》辭書,作為中國20世紀以來鋼琴藝術、藝術家、鋼琴作品以及鋼琴文化的集成性成果,有效彌補了學生鋼琴演奏理論教學的不足,對于學生了解中國鋼琴音樂簡史有著深遠影響,能夠帶領學生領略中國鋼琴音樂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注重藝術美
夯實學生專業根基
鋼琴演奏教學作為音樂舞蹈學院的基礎型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彈奏技巧、視奏能力和音樂表演能力,注重學生整體音樂素養和藝術修養的全面培育。一是豐富鋼琴演奏教學內容。學院聚焦中國鋼琴藝術傳承創新,著重凸顯中國鋼琴藝術成就,強化學生對于中國鋼琴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優選教材,讓學生對于作品形成更加深入的認知,強化學生的理論根基。學院教師聯合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等眾多專家共同編寫新形態高校鋼琴教材,其中學院教師陳再峰、廖宇星、王雪領銜編寫的《中國精選鋼琴作品分級教程》,從易到難劃分為10個等級,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資源支持,用創作背景解讀幫助學生正確認知作品內涵、用清晰的曲式結構幫助學生掌握作品演奏技巧、以重點難點深度分析幫助學生把握鋼琴演奏學習的焦點,并且以專業的示范音頻促使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演奏技術和音樂表現技巧,有針對性地補齊學生短板,提升學生的音樂理解力和藝術感受力。二是抓好學生的基本功。學院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強化對學生鋼琴基本功的訓練,教師示范演奏,讓學生獲得韻律、節奏、和聲等方面的音樂審美體驗,并強化學生專業知識,促使學生對鋼琴演奏產生更加深入和透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制定進階性的鋼琴演奏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在鋼琴演奏中的音樂掌控力和情感表現力,實現鋼琴藝術技藝與藝術審美的同頻共振。三是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指導訓練。學院教師為學生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遵循學生成長發展規律,依據學生的興趣導向,打造鋼琴演奏教學金課,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的學習途徑,同時嚴格要求學生,幫助學生反復打磨鋼琴演奏細節,全面提升學生的鋼琴專業能力和藝術素養。
注重情感美
豐富學生情感世界
情感表達是鋼琴演奏教學的關鍵。鋼琴演奏中通過旋律、節奏、音色、演奏者的表現力等要素,傳遞作品的思想及演奏者的情感和情緒,賦予演奏生命力和活力,引發受眾情感共鳴。一是打造音樂會上的鋼琴課。學院以藝潤心,舉辦系列名師鋼琴演奏音樂會,用現場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感受精彩紛呈的鋼琴表演,感悟演奏中傳遞的情感力量,激勵學生深刻理解鋼琴作品的底蘊內涵和創作理念,在演出時全身心投入,使鋼琴演奏主題得到進一步升華。例如學院教師在煙臺大劇院和煙臺膠東劇院同俄派著名鋼琴大師、白俄羅斯功勛藝術家伊戈爾教授成功舉辦3場鋼琴音樂會,音樂會中鋼琴演奏曲目《音樂瞬間》,讓受眾沉浸在濃郁的俄羅斯風情之中;《天鵝湖》則作為一部史詩性的經典芭蕾舞劇,用抒情優美的曲調表達愛情之美,以雙鋼琴將作品情感中的對抗性、戲劇性展現得淋漓盡致,為學生創新鋼琴演奏形式、抒發個人情感作出了示范。二是打造畢業音樂會品牌,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才干,不僅是對學生鋼琴演奏成果的檢驗,同時也是鍛煉學生舞臺經驗、豐富學生情感世界的有效方式,促使學生更加投入地展現專業水準、傳遞音樂情感。
此外,學院加快推進鋼琴教學改革,利用“科技美”賦能鋼琴演奏教學的現代化發展,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拓寬鋼琴演奏教學陣地,以此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推動數字化技術在鋼琴教學中的滲透,為學生創建深度學習空間。為此,學院組建優質教師團隊,整合國內外優秀教學資源,豐富鋼琴演奏教學的內容與形式,通過開辟網絡教學陣地,鼓勵學生進行啟發式、探究式的學習,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數字思維。此外,學院以隔空音樂會的形式創新鋼琴演奏實踐方式,增強學生的數字化應用能力。未來,學院將持續深化技術賦能鋼琴演奏教學工作,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賦能鋼琴演奏教學的新模式,發揮人工智能在鋼琴演奏課堂教學、虛擬場景構建、伴奏教學等方面的功能價值,同時持續深化美育浸潤工作,推動鋼琴教學與美育同向而行,強化學生審美體驗,助力鋼琴演奏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且具有審美素養和創新思維的高素質人才。
。斡钚牵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