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治課”護航育匠才
http://www.www.rl518.com2025年07月01日 09:14教育裝備網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加強憲法法治教育”。為培養造就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山東省聊城市技師學院始終將法治教育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護航青春成長的關鍵環節,強化院黨委對法治教育建設的統一領導,將法治教育納入學院“十五五”發展規劃,加強統籌協調,壓實主體責任,推動法治教育進一步落實落地見效;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完善課程體系,切實將法治教育融入學生成長全過程;進一步深化政校合作,創新教育模式,打造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法治教育品牌。
黨建引領,多方聯動,構建“大法治課”工作格局
學院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學院第二次黨代會上提出:全面推進依法辦學、依法治校,創建法治校園和平安校園,爭創全國依法治校示范校。為此,學院堅持“校內+校外”相結合,著力構建“大法治課”工作格局。
對內,以強化頂層設計、分層落實為先導,構建“黨委—部門—系部”三級聯動機制,形成黨委領導,馬克思主義學院主管、部門協同,系部推進、教師主體的三級“大法治課”工作格局。堅持育人導向,運用清單管理,形成“六個一”聯系調研工作機制,由黨委帶頭,中層干部、黨員、優秀教師和班主任配合實行幫包學困生機制,實施“圓夢”行動,幫助學生堅定一個崇高信仰、明確一個人生目標、熟練一項技術技能、參加一次技能大賽、鍛煉一個健康體魄、養成一個良好習慣。
對外,建立“校—政—社”聯動機制,通過聯合孔繁森紀念館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聯合市檢察院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與屬地派出所共建高校警務室等,切實加強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法治宣傳教育。
立足課堂,精準定向,構建“三結合”課程體系
學院在法治教學內容的安排上精心設計,層層遞進地深入學習法治知識,重在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融入。制定“2024級學生成文法法治課設置計劃”,按照思政課程標準要求,按每學期8課時、每學年16課時設置成文法法治課,保證授課課時。
一是堅持課程內容與法律法規相結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7部法律為核心,結合學生專業特點,開發“專業+法律”特色課程,如電子商務專業開設“電子商務法實務”“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案例解析”等課程。
二是堅持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聯合公檢法等部門,推行“案例教學法”,剖析青少年犯罪背后的動機、行為邏輯及法律適用要點,逐步提升學生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開展“模擬法庭”,依據真實案例腳本,讓學生分別扮演法官、檢察官、律師、當事人等角色,完整模擬案件審理流程,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深化對法律程序和實體法的理解,增強法治實踐技能與應變能力,切實感受法律的莊重與權威。
三是堅持法治教育與職業素養相結合。充分利用聊城市技工教育產教集團、聊城市軸承產教聯合體等校企合作資源,拓展知名企業,對接行業龍頭企業,鼓勵引企入校、引校進企、產學聯動。定期邀請行業企業專家開設“企業合規管理”等講座,幫助學生樹立“法治化職場思維”,將“遵法守信”納入學生職業素養考核體系。在實訓實習環節強化法律意識,如簽訂實習協議、遵守企業規章制度等。通過場景化滲透,將抽象法條轉化為職業行為準則,既強化了學生的規則敬畏感,又為其未來職場生涯筑牢“法律護城河”,真正實現“德技并修、法業共進”的育人目標。
創新教學,拓展資源,打造“雙師型”法治教育團隊
目前,學院已開展成文法教育課程4輪次,授課范圍覆蓋2024級81個班級的4000余名學生,并建立了學生與授課教師的良性互動和課后聯系機制,幫助有求知需求的學生更好地將法律學習活動持續下去。
一是加強法治師資隊伍建設。堅持校內教師與法律實務專家“結對共建”,著力構建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網上網下相結合的法治教育機制,聘請公檢法以及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門專業人員擔任“法治導師”,定期開展法律知識培訓與教學研討,開設“法治+心理”雙師課堂。心理教師(思政教師)與律師共同教研開發課程,如結合近年來發生的相關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建設“法治+心理”精品課,提高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學會理性地處理問題。
二是注重法治教學資源開發。加強法治教育資源建設,著力開發“法治微課資源庫”,通過短視頻、互動答題等形式解析成文法要點。同時,學院組織編寫了《成文法通識課》教材,將成文法條文轉化為淺顯易懂且可讀性強的案例,切實提升育人成效。教材編寫注重選取真實案例,以案釋法,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拉近法律規章與學習生活的距離。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項任重道遠的系統工程。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背景下,學院將持續深化法治課程改革,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教育和實踐活動,推動法治教育從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轉變,為培養“德技并修、知法守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貢獻技師學院力量。
(作者金同元系聊城市技師學院黨委書記,徐公義系聊城市技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